首页 / 资讯 / 正文

培育地质新质生产力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行业高校力量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4-05-20

  ◎ 余尚蔚 邹蔚鹤

  自“新质生产力”提出以来,社会各界开展了广泛的学习、思考和讨论。“新质生产力”是系统性发展概念,承载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要素、结构和目标,表征着生产力各要素及其质态的革新。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在“创新”,重点在“质优”,其本质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产业升级是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载体,新质生产力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新活力,支撑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时代发展呼唤地质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需要社会各界生产力全方位系统性深度变革。传统地质生产力涵盖地球科学研究和国家能源矿产等战略资源的勘查、开采和使用,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之大者”。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下行,国内经济发展处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风险释放的关键期。随着国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新兴产业正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国内地勘投资萎缩、矿产勘查市场遇冷,矿业经济低迷,要素成本大幅增加,地质产业转型升级困难、难以有效翻越“传统围墙”,地质科学和技术原始创新突破不足、研究领域相对局限、服务对象相对固化。地质行业人才培养体系与时代发展的结合程度相对不高,因而导致当前地质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去甚远。在新发展阶段,国家调整能源结构,突出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对铜、锂、钠、钴等金属矿产需求日益增加,这为能源矿产勘探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不仅如此,生态文明建设、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治理修复,以及绿色矿山建设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为地质行业服务的延伸和融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地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形成,既要着力解决传统生产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还要深度融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地质新质生产力的行业特色力量。形成和发展地质新质生产力需要以高质量创新为核心动力,以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导向,不断突破传统生产领域和服务方向,着力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生态、民生、安全等重大问题,形成推动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因此,加快构建地质新质生产力既是国之所需、时代所托,更是未来所向。

  地质行业既是创新主体,也是支撑主体,具有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和支撑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双重特性。由此可见,地质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极其典型且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具有创新、高效、优质的一般特点,也具有工作目标多元一体、技术方法综合集成、调查勘查绿色高效、服务支撑优质智能等个性特点,是推动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地质新质生产力是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地质科学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突破传统地质工作领域和服务方向的一种先进生产力。地质新质生产力旨在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资源、环境、生态、民生、安全等问题,以服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目标,其生成的生产、工作空间不仅仅在地球浅表,而是逐步向深地、深海、深空、深时延伸和拓展,越来越与深蓝结合紧密。地质新质生产力的服务领域和方向也将从传统的地球形成与演化、资源寻找与利用,升级为对地球系统的整体认知、变化趋势的预测预判,并全方面、全维度、全流程覆盖和贯穿于资源、环境、生态、民生、安全等领域。

  地质领域行业特色型高校作为国家自然资源探索突破的攻坚兵、地质科技创新的高地、地质事业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勇担时代重任,以高质量改革和创新推动地质新质生产力快速形成和发展,助力我国高质量发展,稳步迈向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产业强国,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目标。

  校准方向,优化学科布局,下好发展先手棋

  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要求推动地质新质生产力必须紧扣世界主流发展赛道,从顶层设计上谋篇布局。地质领域行业特色型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双重使命,是地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要积极在坚持特色发展与服务需求相结合的基础上着力优化调整研究路线和学科专业设置:第一,要立足行业特色,结合国家发展大局调整战略定位,要从传统的探明地球局部调整到研究地球全局系统,从认识地球历史调整到预测地球未来演变,从单向索取地球资源调整到构建美丽中国宜居地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二,传统能源仍不可完全替代,“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禀赋的突出特点,要科学统筹规划学科专业和科技创新研究方向布局,在确保持续服务国家战略性资源勘探突破和安全储备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传统教学研究领域与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深度交叉融合,聚焦新能源、高技术产业所需的能源、金属以及非金属新材料的需求着力攻关技术难点,突破“卡脖子”关键研究领域,助力打通相关产业领域之间的“堵点”;第三,立足国家发展战略,构建深地、深海、深空、深时、深蓝学科群和研究网,要加大布局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安全、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治等,为国家的资源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瞄准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深海环境等,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围绕深空探测和行星演化和环境,为提升国家在航天领域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作好支撑保障;以地球历史、古生物演化、气候变化等,为了解地球演变规律、预测未来环境趋势提供重要参考;在深蓝领域,要强化网络空间、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自身的发展,同时注重结合好、运用好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据和计算,赋能地质行业高质量发展。最终,形成以优势学科为引领、战略发展学科为支撑、未来技术学科为助推的学科体系,辐射工业、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为培育地质新质生产力提供前置要件。

  增强动能,推进科技创新,稳固发展核心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能。纵观各国发展历程,科技始终是引领生产力发展和跃迁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加快构建地质新质生产力必须依靠更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地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涵盖地质领域技术上的革命性突破、相关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以及所辐射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思考和形成科技创新的模式是地质领域行业特色高校谋划布局科技创新的关键。一方面,要坚持原始创新和体系创新相结合,世界各领域的飞速发展打开了科技向上延拓的广阔空间,未来产业的科技需求更需要“0到1”的创新突破。地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应当瞄准地质领域新发展理念、新研究发现和产业新方向实现源头创新的跨越,鼓励各学科领域科研人才对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敏锐洞察和精准把握,着力推动其对基础研究展开自由探索,力争取得重大原始性突破。与此同时,产业不断升级换代加速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融合,地质领域行业特色高校应当结合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新领域、新产业的发展方向主动求变,将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和优势科技资源融入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倡导相关领域科技研究者积极了解交叉领域的科研范式、跟进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并作出超前规划和深度研究,从而形成行业特色型交叉融合创新体系,通过体系创新实现“1到N”的多点开花;另一方面,地质领域行业特色高校要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为导向,打通科技研究布局和产业发展的链接,聚焦产业需求因地制宜开展科研攻关,推动校企科技成果孵化,助力实现相关领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标,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切实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增量”。

  夯实根基,培养创新人才,打好育人组合拳

  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实现地质科技创新转化为地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地质领域行业特色高校应当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和完善具有特色化和时代化人才培养体系,聚焦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塑造顺应时代需求的“强基础、宽口径、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实现“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目标,夯实产业人才根基,即有人才培养要往后延拓,与对口行业、产业和企业进行深度绑定,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之间的精准贯通。一方面,地质领域行业特色高校要坚守国家战略发展使命,集中教育科研优势资源依托传统特色学科平台,加大地质行业人才自主培养力度,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跨学科专业交叉高层次人才培养路径,通过狠抓高水平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丰富完善学生培养体系、重构综合评价指标,培养一批肯学、善创、能干的卓越地质工程师和地球科学领域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地质新质生产力供给高水平、高质量行业从业人员,为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等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地质领域行业特色高校要进一步探索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双创孵化平台与企业的合作创新机制,聚焦相关产业最前沿、最困难、最急需的方向,开展高质量有组织的教学和科研,深入推进“产业需求-科研平台-人才培养-技术成果-生产要素”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链条,同时以高质量的党建为引领,打造“AI+”创新实践育人矩阵,培养符合党和国家发展需要、具备人工智能综合素养的新时代高质量人才。

  推动转化,加快成果应用,畅通“最后一公里”

  科技创新唯有应用才有可能形成生产力。地质领域行业特色高校要始终坚持创新发展,完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化贯通机制,以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为导向,联合相关企业不断加大高水平、多功能科技平台布局建设力度,着力打造集科技研发、转移转化、创新孵化、加速器等于一体的高能级综合性平台,打通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塑造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创新生态,牢固树立链条思维,打通人才、科技、资金、产业要素,统筹高校人才、科技、对外合作、校办资产等职能部门,建立校内外“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协同机制,政、产、学、研、金、介、用内外联动机制,促进科技成果顺畅转化、金融资本有效支撑、创新场景深度应用的科技创新生态加快形成。要积极设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加强高层次、高水平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形成和培育众创科技成果孵化载体。以引导成果转化为目标,结合校企实际,不断优化科技计划项目架构、完善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等,进一步健全校企高新技术培育合作机制,激发校企合作动能。充分运用政府引导基金、财政补贴等工具,推动前沿科技沿途成果市场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形成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反哺研发”的良性循环体系。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