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读者来信 | “厅局长话找矿”这个专栏开得好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025-04-10

  编辑部:在“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中国矿业报》策划推出“厅局长话找矿”专栏,正当其时。这个专栏开得好,对于各地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起于“十四五”期间,跨越“十五五”,规划至2035年,是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的重大措施。厅局长们撰写的署名文章,充分体现了地方党委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地勘单位对矿产资源安全的高度重视,能够从为党中央分忧的角度,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例如,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质找矿工作,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全省地质找矿和矿产资源管理专题汇报,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纳入江西省政府重点任务;四川省地质局则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列为全局的“一号工程”。

  “厅局长话找矿”专栏反映出,目前地勘单位普遍重视地质人才的培养、使用,以及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例如,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党委书记、局长朱学文表示,要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战略,加强地质科学基础研究,深化勘查技术方法攻关,完善成矿理论和矿床模型;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构建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院士工作站为支撑的地质科技创新力量体系。天津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书记、局长段焕春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地热产业新质生产力,全力筹建“天津市水热型地热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重庆市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周波表示,聚焦优势学科领域,组建了10个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优势矿业专业特色领域研究院,并成立了全国同行业首个AI地矿研究院——重庆市AI地矿研究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晓海提出,发挥重大科技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全力组织实施好“滨海地区金矿勘查评价技术与增储示范”国家重大专项和2个省重点研发计划。贵州省地矿局在人才建设方面成绩突出,并提前谋划“十五五”找矿工作部署,高质量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和地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厅局长们在谈及找矿时始终从各地实际出发,明确找矿突破的主要任务内容。例如,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对基础调查区、重点调查区、重点勘查区和重要矿山“四区”进行了优选调整,制定了“十五五”找矿增储任务。加大矿业权出让力度,2025年计划出让160多宗矿业权,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山西省自然资源厅积极推动省财政设立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每年投入3亿元~4亿元,重点支持新一轮找矿突破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配合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编制《广西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五五”实施方案》,精心实施找矿突破专项勘查,推动镍、锆等紧缺战略性矿产的增储,为加快实现矿业经济产值破万亿元提供资源保障。四川省地质局积极谋划落实一批地质矿产项目······

  目前,“厅局长话找矿”专栏已发表内蒙古、山东、四川、安徽、江西、重庆等地近30篇署名文章。作为一名已退休的老地质工作者,我欣然看到各地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了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对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并高度重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展现了他们应有的担当与作为。阅读“厅局长话找矿”专栏系列文章,令人鼓舞,使本人联想到长期从事覆盖区找矿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感受到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覆盖区大有作为。

  我国中东部地区大面积第四系地层覆盖,近年来找矿突破成果显著落后于西部地区,其原因在于覆盖区找矿难度较大,勘查投入不足。

  著名矿床勘探专家常印佛院士曾说:“覆盖区找矿难度大,以往很少对其基岩中的矿产进行勘查。”全国覆盖区占比近50%,许多重要金属成矿带从中穿过,覆盖层下大量矿藏尚未被发现和开发。近年来,随着勘查技术的进步和资金投入的增加,覆盖区找矿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例如,山东省在华北平原腹地齐河—禹城地区,在超厚覆盖层下发现了超亿吨的大型富铁矿床;安徽省五河县在淮北平原覆盖区连续发现金矿床,并在皖中庐枞火山岩复合覆盖区最近探明一处大型铅锌矿床;在西北新疆荒漠覆盖区发现了拉伊克勒克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发现雅江木绒超大型锂矿床(半覆盖区)。所发现的矿床,见矿深度多在500米以内,易于开发。

  与此同时,覆盖区找矿勘查技术体系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地质专家黄旭钊等提出了覆盖区岩浆型铜镍矿空-地-井协同快速找矿方法技术体系;地质专家郝兴中等构建了鲁西超厚覆盖区矽卡岩型铁矿勘查技术体系;笔者主编了《厚覆盖区综合找矿模式研究与实践》专著,提出了厚覆盖区找矿“循环渐近式勘查技术体系”。目前,已有多项覆盖区找矿技术方法入选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和原国土资源部科技司汇编的《地质找矿科技成果系列丛书》。覆盖区找矿方法的研究,丰富了我国深部矿产勘查理论,并在指导找矿工作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中东部地区主要在基岩区出露范围内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发现和探明了一大批铁、铜等矿床,形成了一批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基地,建成了一批如鞍山、唐山、马鞍山、大冶、攀枝花、包头、铜陵、德兴、白银、个旧、平果和湘潭等工业城市,为我国工业体系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中东部地区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对矿产品的需求巨大,且交通便利,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因此,笔者建议加大对我国中东部覆盖区找矿力度。

  最后,感谢《中国矿业报》的这次报道策划。同时希望我的这篇文章,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地质专家学者积极撰文,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贡献更多智慧。

  (安徽省覆盖区五河金矿省级整装勘查项目原首席专家汪青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