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老工矿区展新颜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025-04-07

  河北邯郸峰峰矿区近年来全面推进绿色转型,在厚植生态底色上做文章——

  老工矿区展新颜

  ◎  张坤 时孝华 王天译

  坑塘上建起了城市生态公园,开采后的矿山崖壁成为一幅记录峰峰矿区磁州窑文化的雕塑壁画……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文旅产业朝气蓬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新旧动能转换加速

  峰峰矿区作为资源型老工矿区,过去产业结构偏重,“一煤独大”。如今,这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峰峰矿区2025年春季项目开工建设现场机械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其中,隆亿达高端医药中间体项目备受关注。该项目由邯郸隆亿达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18亿元人民币建设,建成后将具备年产丁二酸酐10000吨、丁二酸6000吨的生产能力,对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峰峰矿区围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深入推进钢铁、煤炭、焦化、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率先在全省完成产能压减,14家焦化企业变2家,7家钢铁企业变1家。同时,成立3个驻外招商组,开展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吸引了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相继落户。

  为优化营商环境,峰峰矿区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涵盖税收减免、创业补贴等;推行“一站式”办理、“一网通办”,压缩审批时间;搭建“政企会客厅”服务平台,畅通政企联系交流渠道;创新搭建“码上督”平台,受理线索举报,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绿色发展生生不息

  春日的峰峰矿区,一群群白鹭或嬉戏于河畔,或盘旋低飞,或觅食水中,遨翔自得。滏阳河水穿城而过,见证着昔日的“煤城”由“黑”转“绿”。

  近年来,峰峰矿区全面推进绿色转型,注重生态修复,在厚植生态底色上做文章。在水生态修复方面,持续加强治理,落实“河长制”,开展“两河”“两渠”治理,实施滏阳河生态修复工程,打造生态湿地。如今,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西大沟获评“河北省五星级幸福河湖”,中华秋沙鸭等178种鸟类在此安家,峰峰成为“水鸟天堂”。

  在矿山修复方面,峰峰矿区强力实施露天矿山、荒山、煤矸石山“三山同治”,将修复链条由末端治理向源头保护延伸,建立“边开采、边治理、边修复”的绿色创建模式。2023年,峰峰矿区成功入选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名单,2024年完成各类营造林1.7万亩,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17座煤矸石山基本完成修复治理,10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生态整治初见成效,50多个公园、游园遍布全区。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峰峰矿区的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滏河源、元宝山、滏口陉、黑龙洞等山水地质资源,以及磁州窑、响堂山石窟等文化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滏源里磁州窑文化创意街区火爆开街,无人问津的老厂房变身人头攒动的新地标。新市区火车站焕新亮相,成为网红打卡地。2024年,全区接待游客56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性收入超40亿元,分别增长36%和16%,“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峰峰含量”持续提升。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在峰峰矿区和村镇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中心,78岁的齐兆林老人和老朋友们每天练八段锦、打太极拳,生活幸福惬意。“这里会教我们养生操,使用健身器材,饭菜一周不重样,在这养老挺好的。”齐兆林说。

  近年来,峰峰矿区聚焦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推行“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新模式,充分挖掘基层卫生院资源,打造集养老护理、医疗康复、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颐养乐园”。同时,常态化开展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活动,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搭建就医“云平台”,构建“心电一张网”等服务体系。

  从产业结构调整到生态环境改善,再到民生福祉提升,峰峰矿区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未来,峰峰矿区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