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无人机测绘勘探助力中陕核创新发展

中国矿业报 评论 1天前

  ◎  本报记者 李平

  “无人机技术在测绘+勘探领域的前沿应用,尤其是其在矿业等关键领域的独特优势与巨大潜力,为低空经济的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在近日举办的 无人机测绘勘探助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交流会上,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四大队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无人机在地勘领域的应用为中陕核创新发展注入无限动能。

  随着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实现了从空中和太空中观测地球的理想,遥感正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利器。通过有人飞机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的方式,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不仅成本昂贵,也受到回归周期、高度等因素的限制,遥感数据的实时性难以保障。

  无人机技术正好成为卫星和有人机获取手段的有效补充,一方面,无人机飞行高度低、分辨率高,可以长时间对感兴趣的地区进行“凝视”性观测;另一方面,无人机没有人员伤亡危险,操作灵活,对环境要求低,甚至可以在危险环境中完成任务。因此,在航空遥感领域,无人机异军突起,颇受关注。

  正是看到了无人机在地质行业的应用前景,中陕核二一四大队身先士卒,率先组建无人机团队,于2016年成立了中陕核无人机航空物探研发中心,投入科研经费近2000万余元,自主研发了无人机航空磁测、航空电磁、航空伽马能谱等多种智能无人机探测平台。

  记者了解到,通过上述平台拥有的低空智能飞行控制、智能远程数据传输、高精度数据采集、三维可视化数据处理等先进技术,可分别应用于地形测绘、管线巡检、矿产勘查、地灾评估、核辐射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能够快速、高效、安全、经济地完成密林沼泽、陡峭山区、高海拔等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各类勘测任务。

  如今,中陕核二一四大队已在无人机航空物探领域深耕多年,无人机物探、测绘技术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危险源探测、山水林田湖草沙调查监测等已取得许多亮眼的成果,其团队相关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级创新奖以及多项省级奖项,目前已在陕西、河南、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执行过多项航空物探、测绘勘探任务,成绩斐然,受到业内一致好评。

  中陕核二一四大队无人机团队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在矿业领域,无人机航空物探的应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矿产资源勘探环节,无人机凭借其机动性强、可抵达复杂地形区域的特点,能够快速对大面积区域进行勘查,获取高分辨率的地质影像和地形数据。同时能够探测地下地质结构的细微变化,为找矿提供关键线索,大大提高了勘探效率,降低了勘探成本。

  此外,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无人机测绘勘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实时监测矿山开采进度、地形变化以及边坡稳定性等情况,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通过对矿山开采区域的定期测绘,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如边坡位移、塌陷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同时,无人机测绘数据还能帮助优化开采方案,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中陕核二一四大队董事长付星表示,无人机测绘勘探技术正成为行业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其高效精准的优势在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他期待行业各单位加强协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