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行业聚焦 | 提升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025-03-17

  提升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涉矿要点梳理

  ◎ 本报记者 吴启华

  3月1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记者对报告涉矿要点进行梳理。总的来看,去年,我国持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能源资源安全基础持续巩固,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今年,我国将狠抓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大力提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配合出台能源法、修订矿产资源法,公布《稀土管理条例》……《报告》列出了2024年在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方面取得的成绩。根据《报告》,2024年,我国稳步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9.8亿吨标准煤,其中,原油产量2.13亿吨,天然气产量2464.5亿立方米;煤炭先进产能有序释放,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2亿吨以上;持续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建设管网和储气基础设施,“全国一张网”更加完善;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快构建大国储备体系;务实推进能源国际合作。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报告》提出,我国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推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不断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持续深化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荒漠化治理。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全方位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两重”建设的开展和“两新”政策的实施,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同时,推动了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发展。《报告》提出,2024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见效。其中,回收循环利用行动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10种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超过4亿吨,增长7.2%;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约39.7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59%。

  《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重点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从抓好落实的角度,《报告》提出了10个方面的举措,为承前启后之年绘制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

  在狠抓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大力提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方面,《报告》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有序实施煤炭产能储备制度,持续增强煤炭生产供应能力,强化煤炭兜底保障作用;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持续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七年行动计划”顺利完成,加快管网和储气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持续深化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合作;加强能源统筹调度,更好发挥中长期合同在能源保供中的“压舱石”作用,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此外,《报告》还提出,破解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难点,推动优化油气管网运行调度机制,提升油气资源在全国范围配置能力和运行效率。稳步推进国家储备建设,加快落实战略物资增储年度任务,持续扩大储备规模。稳步推进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国家储备通用仓库等建设。强化国家储备设施与国家物流枢纽、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的对接,提升储备管理运行效能。

  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报告》提出,加强煤炭绿色智能开发、清洁高效利用。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持续推动“能水粮地矿材”一体化节约,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推广再生材料使用。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典型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规模化利用处置,推进磷石膏综合治理,强化危险废物、尾矿库、重金属等重点领域的环境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

  《报告》还提出,今年加力推进“两重”建设,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进一步完善自上而下的工作机制,加强“两重”建设项目储备,更好统筹“硬投资”与“软建设”。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8000亿元支持“两重”建设,进一步优化具体投向并提高项目支持比例。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统筹投资、财政、金融等综合性政策,深入推进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

  春风浩荡,催人奋进。这份凝聚力量、传递信心的《报告》,将为包括地矿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行动指引。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