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
我国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 首席记者 王琼杰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表示,2024年我国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娄勤俭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着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时俱进、发展完善。一年来,审议法律案39件,通过了其中的24件,包括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4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
一是服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定能源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修订矿产资源法,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制定增值税法,推动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修改会计法、统计法,进一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是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制定学前教育法、学位法,推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修订文物保护法、科学技术普及法,推进科教兴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推动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完善国家机构有关法律制度。修改监督法,更好保障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修改监察法,推动提高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四是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定关税法,促进对外贸易、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修订国境卫生检疫法,防止传染病跨境传播;修改反洗钱法,健全国家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娄勤俭同时回答了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等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他介绍,去年1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上个月又进行了再次审议。一审后,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还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听取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方面意见。他介绍,草案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写入法律,把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对于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回答人工智能发展相关问题时,娄勤俭说:“DeepSeek公司坚持开放开源技术路线,开源共享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的普遍应用,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依法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同时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反对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推动弥合科技鸿沟,避免科技创新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娄勤俭表示,中方愿同世界各国一道,继续为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增进各国人民福祉而努力。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