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山水间的地质密语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025-02-28

  山水间的地质密语

  ——《你好,长江》之江川绿影

  ◎  陈华文 许俊扬 杨小茹 刘星月 刘雅文/ 文图


  编者按

  一年前,地质绘本《你好,长江》第一章刊出后,仿若一颗石子投入知识的江河,激起千层浪,反响热烈。它开启了一扇窗,让无数读者得以窥探长江地质的神秘一角,那些或磅礴、或细腻的画面,搭配深入浅出的科普文字,将长江拉至眼前。如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陈华文老师带领十余名学生,创作完成了长篇绘本《你好,长江》的全部绘制工作。该绘本分为十个章节,由200幅彩色画稿和4万字组成,这是新时代以来围绕长江大保护主题,首次由高校师生共同创作的长篇绘本。

  《你好,长江》围绕长江源头的生态保护、长江上游环境治理、长江科学考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长江流域名山大川、长江下游生态治理及成效等,力图多维度、多视角对长江大保护进行视觉叙事。

  《你好,长江》的画稿遵循现实主义风格,用手工绘制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长江大保护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一方面放眼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整体和全局,另一方面也将身边人、身边事进行了再现。

  本期颉取第二章部分画作进行刊载。  

  科研人员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对乌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宏观把控,构建了全面且高效的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长江上游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家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灵动的金丝猴、高原精灵黑颈鹤便是其中的明星。

  近年来,科研人员奔波于嘉陵江江畔,用专业的设备收集着每一份珍贵的数据资料。

  澜沧江梅里大峡谷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峡谷之一。它绵延150多公里,是云南境内高差最大的地方,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梅里大峡谷是许多动物的迁徙路线和日常活动的走廊,连接起不同的生态区域。

  长江上游支流岷江之上,都江堰闪耀着古老的生态之光,其蕴含的“深淘滩,低作堰”等治水理念与技术,成为中国古代治水文化的代表。

     在渝东南与黔北地区的交界处,乌江画廊是大自然精心创作的喀斯特地貌杰作。乌江画廊的魅力不止于其惊艳的外表,更在于它对生态的默默守护。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