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海南滨海沉积型锆铪砂资源评价
◎ 杨博 李响 丁伟品
锆和铪作为稀有的战略性矿产,具有抗腐蚀性、超高的硬度和强度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核反应、原子能领域。全球的锆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我国锆矿储量约为5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0.71%,资源较为缺乏,对外依存度超过90%。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依托海南锆铪矿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和海南岛东部重点海域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初步查清了锆铪矿物质来源,探获中型滨海沉积型锆铪砂矿床,保障了国家资源能源安全。
该成果主要完成单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海南省矿产资源勘查院、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主要完成人为杨博、李响、丁伟品、余万林、林亚分、刘胜、王力、文钦宇、陈沐龙、段留安、汪斯毓、冼源宏、谢国刚、王晶、王祥东。
项目在海南文昌市昌洒镇大山村矿区,探获中型滨海沉积型锆铪砂矿床,推断资源量锆英石8.5202万吨,铪金属1141吨,钛铁矿31.0456万吨;在文昌市昌洒镇昌烈村原锆钛矿详查矿区开展补充工作,初步估算推断资源量铪金属1914吨;在万宁乌场湾海域,发现中型规模锆铪砂矿床,圈定矿体2个,初步估算推断资源量锆英石5.0613万吨,铪金属700吨;在海南东北部陆域圈定勘查区块建议4处,预测找矿潜力较大;在万宁-陵水浅海海域圈定3处锆铪矿找矿靶区,具有较好找矿前景。
项目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大山村矿区勘查成果已通过专家储量评审,可支撑“十四五”锆铪矿新增资源储量目标完成。
二是初步查清了锆铪矿物质来源,完善了锆铪矿“源-运-汇”成矿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地形地貌、物化探异常和赋矿地层特征的找矿标志,为下一步找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大山矿区经济效益可观,可促进锆铪矿开发利用新格局的形成。
四是初步总结出一套有效的绿色勘查技术方法组合,极大地提高了勘查的效率。
五是构建了央地联动工作机制,由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联合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和海南省地质局组建了多专业融合的锆铪矿调查评价团队,团队年龄结构合理,梯队层次分明,专业涵盖全面。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