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局长话找矿 | 聚力“攻深找盲” 扩大找矿范围
◎ 周 波
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颇具特色。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发现矿产72种,其中战略性矿产23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矿产46种,页岩气等10种矿产资源丰富,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截至2024年底,重庆市找矿突破累计投入各类资金99.02亿元(含油气),取得了较好找矿成果。
“十四五”期间,重庆市地矿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充分发挥全市地质找矿主力军作用,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成效显著。全力推进国家战略性紧缺和优势矿产增储上产。在中国最大的“锰三角”推动锰矿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结束了“大塘坡式”锰矿在重庆市没有大型矿床的历史,新增锰矿资源量1746万吨。在中国最大的铝土成矿带上“攻深找盲”取得新突破,黔江、南川新增铝土矿资源量1395万吨。城口钡矿调查评价项目估算新增碳酸钡资源量2566.8万吨,硫酸钡新增资源量约510万吨。巫溪田坝探获约1000万立方米达到工业品位的富锂、钾卤水资源。承担实施的铜梁锶矿项目、地热能项目等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勘查项目均取得了较好进展。全市新增常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1075亿立方米、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5168亿立方米,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储量超万亿立方米。中石化复兴区块累计提交页岩油探明地质储量2504.79万吨、预测地质储量7224.43万吨,兴页9井试获高产页岩油气流,标志着在四川盆地发现新的亿吨级原油资源阵地。圈定煤层气、萤石、深层地热找矿靶区7个,新评价三大煤田2000米以浅煤层气资源达8000亿立方米。与新疆阿克苏地质大队、新疆物化探大队通力合作,助力新疆火烧云铅锌矿成为目前国内最大、世界第六大的铅锌矿。全力培育地矿新质生产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受邀担任局地质矿产专家委员会主任,连续两年出席全局科技创新大赛为特等奖颁奖并作专题学术报告,大力提升了全局系统地质找矿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培训水平。聚焦优势学科领域,组建了10个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优势矿业专业特色领域研究院,逐步形成了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科研集聚效应。成立了全国同行业首个AI地矿研究院——重庆市AI地矿研究院,成功研发了重庆市首台“数字化智能重选摇床”高端选矿装备。建立重庆浅层地温能野外科学观测站,是全国仅有的两个浅层地温能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之一。二次铝灰资源化利用技术取得新突破,实现了常温常压、中性条件下对二次铝灰中氧化铝和氧化硅的提取,成功纳入中央环保资金项目库。“动力煤地下原位燃烧采热及直接碳埋藏技术”成为全国能源资源领域和重庆市唯一获得科技部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大赛优胜奖的项目,并荣获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推荐,成为在全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与产业技术需求发布会上成功发布的12个重点项目之一。全力助力地矿行业健康发展。参与制定的国家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估规范》已由自然资源部正式发布实施。提交的《〈关于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全面实施绿色勘查的通知〉的修改建议》得到高度肯定。上报的《构建赣南钨矿资源战略储备地的建议》被全国政协采用。主动作为,先后两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和《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的修改建议,为促进我国矿业健康发展贡献了重庆地矿智慧。
下一步,重庆市地矿局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强化矿产勘查开发能力。一是深度融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积极争取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继续聚力“攻深找盲”,科学合理有序扩大找矿范围,推动锶、钡、重晶石等重庆市优势矿产资源的增储上产。加快锰矿、铝土矿等战略性矿产项目勘查进度,力争早日完成“十四五”找矿目标任务,为重庆市加快塑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优势和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助推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二是大力培育地矿领域新质生产力。抢抓政策机遇,坚定不移推动重庆市地矿局所属事业单位由生产型事业单位向科研型事业单位转型发展。聚焦重庆市战略性矿产和地方优势矿产,加强成矿规律研究,加大勘查力度,提高新技术、新方法及新设备的推广运用,加快推进AI地质找矿工作,力争实现找矿模式新突破,为“十五五”找矿增储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拓展国内外市场。紧盯国内矿产富集地,强化与兄弟单位、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优质企业的合作,深化在新疆、西藏等地找矿项目的挖掘实施,打造全局地矿经济新增长点。聚焦战略性矿产,加强与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印度尼西亚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力争海外找矿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作者系重庆市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