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选100座生产矿山建绿色矿山
甘肃省2025年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明确
今年选100座生产矿山建绿色矿山
近日,2025年甘肃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在兰州市召开。会议提出,今年筛选100座生产矿山建设绿色矿山。
会议指出,2024年,甘肃省自然资源系统全面落实甘肃省委、省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工作要求,改革创新、攻坚克难,重点工作成效突出。矿产勘查开发再创新佳绩,省级安排基础地质调查和地勘基金项目188个,新发现矿产地19个,新增煤炭资源量2.3亿吨、金金属量20吨、锑金属量7469吨;出让矿业权182宗、成交价116.79亿元,成交数量和价款均居全国第二;修复治理工作迈出新步伐,甘南山水工程累计修复治理面积244万亩;平凉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完成3个子项目建设;白银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获得中央奖补资金3亿元;省级实施生态修复项目49个,新建绿色矿山34座,累计建成89座;制定积石山灾后重建专项规划4个,安排地质灾害防治资金1.82亿元,审批重建用地1427亩;落实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补助资金30亿元,搬迁群众3.01万户,累计搬迁10.86万户;推进地质灾害精细调查,新(改)建监测预警点1109处,累计建成5825处,安排治理工程142个;组织宣传演练1.7万场,连续4年实现“零伤亡”。
会议强调,2025年,甘肃省自然资源系统要抓住用好新矿产资源法实施的重大契机,进一步完善找矿支持政策,充分利用财政资金、超长期国债、社会资本等多种资金来源,保持勘查投入持续增加,调动市(县)政府、地勘单位、市场主体找矿积极性,找出更多大矿、好矿和急需的矿,争取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甘肃贡献;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扎实开展矿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推进浅覆盖区调查评价和大中型矿山外围深边部找矿,开展深勘精查工作,完成“十四五”8种战略性矿产找矿任务,编制“十五五”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深化“以矿招商”,拓展勘查区块来源,加大矿业权出让力度,力争省级公开出让矿业权100宗;开展高海拔、深切割地区和重要成矿区带关键性地质问题研究,着力破解攻深找盲难题,推进矿产国情调查、矿产地清理、共伴生低品位资源再评价等成果运用,推进先进技术和装备运用,实施绿色勘查;筑牢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围绕黄河干流、西秦岭北麓等重点区域,谋划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资源导向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启动全省尾矿库生态修复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题研究,筛选100座生产矿山建设绿色矿山;持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更新调查、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工程,面向基层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和避险演练,提高群众防灾意识和临灾避险能力;持续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科学确定2025年搬迁范围和对象,优先将地质灾害威胁区、河湖管理范围及暴雨山洪灾害受灾区群众纳入搬迁范围,高质量完成年度搬迁任务。 (伏黎明)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