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映矿山
只此“青绿”映矿山
——安徽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绿色矿山建设扫描
◎ 本报记者 马晓敏 通讯员 左琦
来到安徽省淮河能源控股集团顾桥循环经济工业园,满眼绿意,千万吨级智能矿井高效运转。作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矿井,顾桥煤矿是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一个缩影。自2019年以来,该集团累计投入环保费用10亿多元,实施130多项污染治理工程,企业11对生产矿井有10对已纳入绿色矿山名录,绿色矿山创建率达91%,矿区变“景区”、“乌金”变“绿金”的愿景正逐步实现。
近年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积极践行绿色开采模式,坚持发展以安全高效、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煤炭先进产能,持续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同时,该集团制定下发了《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矿山生态修复管理办法》等多个文件,形成了齐抓共管、奋勇争先的良好工作局面,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有力遵循。“企业是绿色发展的践行者,也是受益者。近年来,集团公司把生态环保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绿色生态促进改革发展、建设美丽家园。”集团公司资源环保部资深主管蒋忠利表示。
绿色发展,是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加快转型升级攻坚、打造国家级新型清洁能源基地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建设好绿色矿山、发展循环经济,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建立完善煤矸石堆储、运输、加工利用管理流程,矿区建成了3座固废产业园,加大煤矸石就地处置利用;建成10项煤泥清洁高效利用工程,实现煤泥高效清洁利用。同时,投资建设瓦斯氧化及余热利用系统,将矿井抽采低浓度、超低浓度瓦斯转化为热能,为矿井井口保温、煤泥烘干等提供热源,为探索瓦斯梯级利用、实现矿井全资源转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目前,该集团建有矿井水处理站15座,年利用矿井水2590万立方米,所有选煤厂、电厂用水均实现闭路循环。煤矸石、粉煤灰渣实现100%分类综合利用。利用电厂蒸汽、生产余热和瓦斯氧化等,全部替代燃煤锅炉供热,年减少用煤10万吨以上。
在提升矿山“硬实力”的同时,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还积极为绿色矿山建设注入“智慧”基因。近年来,该集团以“六全”智慧企业建设为引领,聚焦煤炭绿色安全开采、清洁高效利用,大力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6对矿井被列为国家、省级智能化示范矿井。加快实现“人控”到“数控”、“自动”到“智能”,让煤炭开采更绿色、生产更清洁,矿井、采区、工作面回采率位列全国先进水平,为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提供有力支撑。
来到张集煤矿中央区工业广场后场东侧主干道上,笔直的柏油路面干净平整,两侧路牙石高度统一整齐,路段交叉口草坪上设置着天蓝色路标指示牌,工业广场管理规范有序。“我们按照集团公司厂矿工业广场文明创建工作‘六化’标准,对后场进行集中整治,对工业广场主要道路铺设沥青进行硬化,彻底改变了后场道路长期脏乱差的面貌。”正在巡查后场环境的该矿资源环保科科长李牧告诉记者。
近年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深入开展厂矿工业广场文明创建工作,按照“六化”标准打造,实现厂矿工业广场“净化、绿化、硬化、亮化、定置量化、常态化”,切实做到“后场赶前场,前后一个样”。
“目前,我们组织编制了《绿色矿山建设提升方案》,并认真抓好落实。”蒋忠利表示,公司将绿色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矿井开发利用与保护全过程,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步伐,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勇做绿色矿山建设排头兵。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