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2025新春走基层 | 师徒结对 深山探金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025-02-12

  ◎ 常莎莎 杨静

  相较于往年春节的潮湿寒冷,今年广西桂北地区的天气温暖干燥,正是野外踏勘的好时节。

  “就剩最后一个点了,大家克服一下,注意脚下安全,加油完成今天的任务。”一天的野外勘查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席地而坐的任远征拍拍身上的尘土,站起来给项目组的年轻队员们打气。

  “这是我干老本行的第19个年头了。”任远征感慨道。他是本次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地质队金多金属勘查项目的负责人。凭借一股拼劲,他先后完成了湖南益阳市金银山金矿详查项目、四川呷村铅锌银多金属矿地质技术服务及探矿项目、贺州花岗岩调查项目等。

  如今,当年的新人已经成长为经验丰富的“老队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这几天,他带领一群年轻技术员,一头扎进深山老林,开始了一场“寻金”之旅。他们遵循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工作方法,以综合勘查为指引,主要查明金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地质要素,并提交勘查报告。

  在这支队伍里,除任远征外,还有4名年轻的地质队员。在艰苦的野外地质工作间隙,任远征与他们亲密无间,宛如一家人。“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我要将地质队‘传帮带’这一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让年轻队员们快速成长。”这是他对项目组成员发自肺腑的真挚寄语。

  面对勘查现场岩石鉴别难题,以及金矿肉眼难觅的“狡黠”,任远征这位“鉴宝导师”,充分运用多年积累的专业学识,手把手地教队员们如何从岩石的纹理、色泽、质地等性状,判断其岩性;如何以区域岩性为拼图碎片,拼凑出破碎带大致走向的完整地图。

  在地质队的工作体系中,师徒结对“传帮带”的工作模式,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如同一条坚实的纽带,紧密连接着经验丰富的前辈与初入行业的新人。通过这种工作模式,新进人才能够迅速融入地质工作的复杂环境。队员盘志欢感慨万千,由衷说道:“地质找矿工作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遇到任工这样的好老师,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宝贵的野外工作经验,我们真是无比幸运。”

  经过不懈努力,项目组通过对整个矿区和区域细致入微的地质填图,以及对区域地质特点抽丝剥茧般的综合分析,成功找到了浅部矿化破碎带,达到前期地质调查的目标。

  下一步,他们还将对主破碎带展开系统的取样分析工作,通过施工探槽、钻探等工程手段,进一步掌控矿脉走向和埋深,为下一步探矿工程施工筑牢坚实的地质基石。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