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快讯 | 苏州地下水抗生素健康风险防控有了数据支撑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公布了江苏省苏州市水环境中抗生素生态与健康风险取得的主要成果。
“苏州市城市健康地质调查试点”内容所属“典型地区健康地质调查”二级项目。针对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排放的抗生素会导致水环境改变而引发的潜在生态和人群健康风险问题,开展苏州市全域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抗生素赋存特征调查和生态健康风险评价,旨在为健康地质调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一是以苏州市不同富水性特征为调查单元,采用水中抗生素全流程自动化分析新方法,全面开展了苏州市全域代表性地表水和地下水(含主要饮用水源)中抗生素赋存特征调查,初步查明苏州市不同富水性单元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抗生素健康风险。
二是在苏州市太湖流域和长江流域开展了108组代表性地表水资源中抗生素赋存水平、空间分布和生态健康风险评价调查研究工作,磺胺类、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均有检出,点位检出率47.2%,平均浓度为36.1纳克/升。总检出浓度空间上总体呈现由市区人口集中区到郊区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点位77.8% 呈低风险,少数点位约占16.7%呈现高风险,其余约5.56%呈中风险水平。
三是通过对不同深度含水层共61组国控、省控地下水资源中抗生素赋存现状调查研究,发现随着深度增加抗生素检出呈现下降趋势,点位总浓度均低于15纳克/升。深层地下水较浅层地下水检出率低,深层地下水受外源抗生素影响较小,总体水质状况优,浅层地下水中抗生素新污染问题开始显现。
四是采用熵值法评价地下水中抗生素人群潜在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抗生素人群潜在的健康风险均处在较低风险水平,这为苏州市地下水中抗生素健康风险防控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 (郭峰)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