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论 | 让工业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
中国矿业报
评论
2024-12-20
◎ 本报记者 张继勇
近日,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矿业行业)名录在北京发布,20余家矿业企业入围。这一遗产名录,犹如一部生动史书,记载着矿业行业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沉淀,成为矿业文化赓续传承的历史印记。
一直以来,矿业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矿业行业在长期发展中又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矿业文化,形成了一座座精神富矿。尤其是矿业央企的红色资源,诸如一些旧址遗址等文化遗产,在矿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犹如灯塔一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矿业人投身矿业报国。
矿业文化与矿业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矿业文化赋予矿业发展无形之力,矿业发展涵养矿业文化根脉。保护传承好矿业文化遗产,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矿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如何开发利用好包括红色资源在内的工业文化遗产,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文化功能和社会价值呢?
记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赋予红色资源更多的绿色价值,通过生态修复,改善矿业遗产地生态环境,使其与周边自然景观相融合;另一方面,赋予红色遗址更多文化创意,与现代文化产业相结合,开发出更多具有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让更多人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意义,让工业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