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首创“地质+考古”模式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4-11-14

  江苏省地质四队积极服务苏州市文明探源工程

  首创“地质+考古”模式

  近两年来,江苏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与文化考古等部门密切合作,积极推进地质工作服务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在太湖东岸考古遗址出土石器鉴定溯源、考古发掘现场信息化建模、重点文物保护等方面发挥专业特长,为发挥地质工作在文明探源工程中的独特作用做出了先行示范、探索了有益经验。

  苏州市于2022年启动文明探源工程,由此成为全国首个实施文明探源工程的地级市。江苏地质四队积极作为,首创“地质+考古”模式,构建地质工作服务文明探源的创新机制,石器溯源成果为进一步探索其“生命史”、完善环太湖东部地区石器拼图构建环太湖石器数据库奠定了基础,考古发掘现场“固化建档”为考古“一张图”平台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撑。在推进服务文明探源工程工作中,该队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系统谋划部署,推进措施落实。该队把服务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助力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地质职能履行的重要着力点,深入对接准确把握考古需求,整合相近专业人员成立服务文明探源专题项目组,结合需求因地制宜配备专业设备;从“地质调查+遗址分析”“地质测绘+考古发掘”“地质探测+重点文物保护”三个方面,将“地质+考古”工作目标举措明晰化、具体化,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了解实际需求,编制工作方案。该队聚焦木渎古城彭家墩、廖里遗址以及三山岛等遗址发掘的出土石器岩性,开展岩性鉴定和地质环境调查;同时深度对接文旅部门的需求,如以玉矿、金属矿原料溯源及加工等为研究内容的资源调查,以河湖、古洞穴、古地貌、古气候为研究内容的古环境重构与文明变迁关系研究,考古科普平台建设等。在此基础上,该队编制完成了各子课题的工作方案,并顺利通过由考古、地质等相关领域专家的审查。

  致力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能力。该队探索性开展“地质+考古”融合性技术框架研究,积极提供地质支撑;联动科研院所和高校,与相关专家学者建立沟通机制,拓宽研究范围领域;将服务文明探源工作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阵地,开展“地质+考古”融合培训,为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提供人才支撑;综合运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地质雷达、精密数字水准测量等先进技术设备,开展考古发掘现场三维信息化建模、出土文物三维重建以及文保建筑监测,为建立“地质+考古”样板做好装备保障。

  坚持科技引领,推进联合攻关。该队定期开展地质与考古研讨交流,围绕地质工作服务文明探源工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把握最新研究趋势和方向,为后续苏州地域文明探源提供地质思路;首次引入工业级手持式彩色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出土陶罐、石器等文物进行精细化扫描,提高了对出土文物线描的速度和精度,通过专业软件为苏州市考古所提供苏州城区地层信息及分层剖面,助力考古遗址发掘时地层和遗迹识别。

  文明探源的本质是多学科合作,它借用自然科学技术等手段让考古材料“说话”。本次文明探源工程依托第四系地质学、地层学、岩石学、同位素等技术方法,对东太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木渎古城遗址出土石制品进行岩矿鉴定等,能够更全面科学地提取文明遗址中的关键信息,帮助认识并恢复古代人类社会的历史。

  该队与苏州考古部门联合开展野外调查,最终认为,木渎盆地的石制品资源丰富,时代从良渚时期延续到东周时期;彭家墩的玉器资源可能来源于外地,而石料则来自本地;分析盆地内早期定居点的选址与形成,当与本地的石料资源密切相关,是一处因资源而形成的聚落。

  据了解,该队还将通过综合运用地质遥感、物探、测绘、调查、勘探等“空天地”新的科学手段,开展古气候、古沉积环境、微地形地貌、水系特征等专项研究,进一步探明地域文明演进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深度服务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探索,以“地质+考古”双轮驱动促进地域文明探源取得新突破,助力江苏文化强省建设。  (赵腊平 顾胜燕)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