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向绿而生 逐热前行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4-09-13

  ——江苏省地调院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工作侧记

  ◎  本报记者 颜桉 通讯员 邹鹏飞 陈娟

  地热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分布较广、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双碳”背景下,对地热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江苏省地调院将加快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步伐和前沿探索,促进地热资源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切实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加快地热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如东小洋口大型中温地热田

  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勘查成功率显著提升

  江苏地处我国东部高热流值地区,是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的地区。然而,长期以来,受制于地热资源勘查技术传统且单一,严重制约了江苏省地热资源规模化和高质量开发利用。面对这一挑战,江苏省地调院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勘查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院发现并探明了长三角地区迄今为止仅有的如东小洋口、宝应黄荡-安宜镇两处大型中温地热田,实现了我国东部地区中温地热资源勘查零的突破。勘查成功率也从原来的不足半数提高到了95.2%。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地调院还打破了传统的认知观念,从红层、碎屑岩、火山岩、花岗岩、变质岩等非碳酸盐岩地层中钻获了优质地热资源。

  在徐州沛县,江苏首个地热能资源供暖示范区建设试点已成功实施,为实现苏北地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勘查示范。通过热储改造增产技术,其产能增加了870%,井口水温65°C,最大出水量达到1940立方米/天,进一步改善了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此外,丰县大沙河原石油老井成功改造施工,这也是江苏省地调院实力强劲的又一表现。该井通过多轮次改造,达到了出水量463立方米/天,井口水温43℃。经研究发现,其水质优异,为大沙河镇生态旅游项目落地、实现生态旅游与现代农业一体化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得到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和江苏省委驻丰县帮扶工作队的高度认可。

  建立高效利用模式,打造我国地热利用样板

  如东小洋口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是长三角乃至我国东部沿海地热地质条件最好的地热田之一,具有热储类型多、埋藏适中、水量大、水温高等优点,开发潜力巨大。2014年,江苏省地调院与中国科学院、香港保华集团共同筹备建设了全国首个地热领域企业“院士工作站”,提出打造以地热能为核心、多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互补的“分布式独立能源系统”,并提出了继河北雄县、广东丰顺模式之后的我国地热资源高效利用的第三种模式“小洋口模式”;同时,江苏省地调院参与设计建设了如东小洋口旅游度假区温泉展示中心,建成了集地热供暖(制冷)、地热干燥、地热康养、种植养殖、生活热水于一体的长三角地区首个中温地热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参与了中国科学院设立的“长三角地区地热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研究”院士咨询项目,系统厘清了地热资源量、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了长三角地区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策,形成的相关政策建议上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并得到认可,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效果。此外,该院还与共建单位举办了“中国长三角·如东小洋口地热综合利用高层论坛”,与如东县人民政府共同设立了小洋口地热能源研究基地。

  探索深部地热勘探技术,赋能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为促进地热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特色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江苏省地调院开展了“江苏省重点地区清洁地热能源高效综合利用示范”省级矿地融合项目。该项目拟探索3500米深度的中高温地热井勘探及回灌技术,开展地热发电、现代设施农业、回灌为主的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的实际应用,支撑江苏省地热发电、地热供暖制冷等应用场景发展,延长了地热产业链,发挥了地热在新型能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地热能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可再生能源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未来,江苏省地调院将立足现有地热能资源勘查及梯级高效利用技术基础,建设地热能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在地热清洁能源勘查开发、综合梯级利用与地热储能利用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研究及工程实践,在推动江苏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