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2020(第九届)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在京召开

中国矿业报/刘晓慧 评论 2020-12-13

本报讯  记者 刘晓慧 12月12日,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中国金属学会主办,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分会承办的 "创新驱动 精准提效"为主题的 "2020(第九届)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在京召开 旨在探讨在"双循环" 发展新格局下,钢铁行业科技创新 技术发展的方向选择及如何实现全流程降本增效 探索进一步激发行业和企业发展活力、打造发展新优势的战略路径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致辞中表示,十九届五中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于"创新"的最新定位和要求,也是中国钢铁工业"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根本准则 当前,国家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将"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转为"内涵型"增长模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只有加强成本控制,深度挖潜对标,精准靶向提效,利用技术升级实现以生产高端产品为引领的创新,才能成为真正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钢铁企业,这对于激发钢铁企业活力,赋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我国钢铁企业在未来发展中, 必须要完善行业科研体制与激励机制,推进钢铁企业科技创新内部资源整合,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好行业科技智库作用 实现全行业精准高效、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 《钢铁工业绿色化智能化》报告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现存挑战、战略目标及重要关键技术 他表示,国内钢铁工业转型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行业产能过剩仍然存在,低品位矿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环境压力巨大,产品同质化、低成本竞争无法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对国外矿产资源的依赖度过高,且这一趋势正在加速恶化。而 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就是钢铁工业产业集群智能化 必须推动形成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构建有针对性的智能化服务体系,实现智能化经营管理。他指出"十四五"智能制造将是流程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抓手和转型升级主要路径 并针对我国网络化智能工厂建设思路及绿色化水平提升路径提出具体建议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从生产、需求、进出口、钢材价格及企业效益等方面,全面介绍了今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整体运行情况,分析了目前行业运行面临的形势及主要任务,建议我国钢铁行业和企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抓住"十四五"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运行质量效益及核心竞争力,加快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来自中国宝武、河钢、华菱钢铁、中信特钢等国内部分 钢铁企业及五矿、中冶、中钢、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庆华能源、东北大学等钢铁行业上下游相关企业、金融机构、外资机构、科研院所、技术公司代表近200人参 加此次论坛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条评论

0/1000